我和他并肩走在月光下的小巷里,红薯的甜香在夜色里弥漫。他说起洛阳的雪比这里大,说太傅家的梅园一到冬天就像落了云絮;我说瓦子巷的春天有卖糖画的,说赵大叔码头扛活时能一人顶俩。他夸我抄书的字迹有风骨,带着晋人书法的质朴;我赞他断案时条理分明,比先生还懂权衡。

        交谈间,礼节的外壳渐渐褪去,真心的暖意混着私心的期盼,在心底慢慢滋长。

        我袖袋里的四文钱还安安稳稳躺着,可心里却比揣着金银还要富足——原来这世道除了冷暖,还有人愿意跨过贫富的鸿沟,与你共享一碗汤饼的温暖,做你真正的朋友。只是这份情谊里,我终究藏着自己的小算盘,盼着能借这份光,让我和娘的日子好过些。

        他随手付出的,已是我需要拼命追赶的,可若能借着这份情谊往上走,又有何不可?

        快到巷口分别时,他像是变戏法一样把一个红薯塞给我:“给伯母尝尝,热乎着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我攥着温热的红薯,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,湖蓝长衫在月光下渐渐成了个模糊的光点,突然觉得这寒窗苦读的路上,终于不再是孤身一人。私心也好,真心也罢,我知道自己是真的想和他做朋友。

        月光落在墙上“喻之”二字上,仿佛也镀上了层暖融融的光。

        我把另一个红薯用布包好,想着明日带给喻之当点心,指尖摩挲着粗糙的布面,心里盘算着往后要更加用功,既要对得起这份情谊,也要牢牢抓住这难得的机会。只是那时的我还不知道,这样温暖的夜晚,这样掺杂着私心却无比真挚的友谊,在动荡的岁月里,竟成了后来反复回味的珍贵记忆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惜我再也看不到洛阳的雪了,更没能与家人在传说中的梅园里共赏那落满枝头的云絮。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;http://www.tangmachine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