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在892年他撒手人寰之际,将自己的十四妹叫到病榻之前,将抚养张承奉,暂时辅佐归义军运行的重任交给了这个他唯一信任的亲人。在这之后,他才放心地离开了人世。
但是张淮鼎无论如何也想不到,他自认为天衣无缝的托孤计划中,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纰漏:他考虑到了沙州城内的反对势力,考虑到了朝廷或许会插手,考虑到了回鹘人或许会进攻...但是他唯独没有考虑到在自己的亲戚之中,也有那等手握重兵,心怀野心之辈。
这个人,就是后来篡位沙州的索勋。他当时是手握实权的瓜州刺史,也是张淮鼎的亲姐夫.即使在李张氏坐镇沙州,张承奉稳握合法继承权的法理情况下,张氏家族依然无法保住归义军节度使的宝座。毕竟在那个年代,最重要的不是法理,而是手中的兵马:“于是兄亡弟丧,社稷倾沦,假手托孤,几辛勤于苟免。”这其中的兄弟二人,就是张淮深,张淮鼎二人。他们先后去世,留下了索勋这个巨大的威胁;社稷倾沦,则几乎是直接痛骂索勋的篡位之举,导致张氏家族的地位一落千丈,失去了三代以来守护的归义军政权。
其实早在张淮鼎去世之前,甚至在张淮深执政的时代,索勋就已经开始为抢夺权力做好了准备。
索勋就任瓜州刺史,大概在乾符六年左右。他是凭着在战斗中立下的功劳才被任命为瓜州刺史的,而且不是被张淮深任命的,而是被唐僖宗直接下诏正式承认的瓜州刺史。能在战斗中被朝廷承认,足以证明他的军事能力确实不虚。
索勋在瓜州一待就是十年。这期间,除了加强城池防卫,训练兵马之外,他还经历了从张淮深到张淮鼎的政变。在关键阶段,他还适当的给予张淮鼎一些支持,以换取张淮鼎对他在瓜州地位的认可。
而此时索勋这个人的地位早已经比张淮鼎拔高不止一个层次了,和张淮鼎比起来,索勋现在已经丝毫不落下风。
张淮深生前曾担任过沙州节度使,多少有一个节度使的名分。而张淮鼎一生寻求节度使之职,却始终没有等来属于他的那杆旌节。而瓜州其实在张淮深时代就已经和“沙州节度使”的管辖范围有些脱离,只不过张淮深执政日久,威严尚在,所以瓜州和归义军仍然藕断丝连。
当执政尚短,还没有节度使名号的张淮鼎上位之后,索勋的瓜州就和沙州成了平起平坐的两个行政单元(官方层面上),具有相当的独立性。同时这个具有独立性的瓜州,还藏着索勋不少的兵马。
于是作为张氏宗亲中唯一一个健在的男性长辈,又有一定的军事实力,索勋轻而易举的篡取了张承奉的位置,成为归义军的第四代节度使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