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展到后来,延伸出对于信息差、情绪、人际关系网等诸多脱胎与网文的关键元素的整合,才慢慢的发展出了对于网文的一整套理论框架体系。
在这方面,李珞翻看了一下徐榕生的论文,发现他确实还是在用传统三要素的角度来进行分析,便也给出了一些自己的理解。
被李珞点明了其中的关要后,徐榕生倒是有些恍悟:“你说的情绪,倒是可以在传统里找到对应,包括信息差之类的说法,其实都有痕迹。”
“对的。”李珞笑了笑,“比如《三国演义》里面,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,又或者是温酒斩华雄那一段,都是对情绪的精妙把握。”
“只不过以前更多的还是对于剧情本身的研究,很少会着眼于这些情绪上的细节。”
“但对于网文来说,它属于连载文学,是读者一边看,作者一边写。”
“为了保证读者能一直追读,作者就需要着重的考虑到这些情绪对于读者的作用,以保证他们能在放下这本书后,第二天还忍不住接着来看。”
徐榕生思考着李珞提供的这些作者角度,不由沉思下来,脑海中有了诸多灵感。
徐有渔原本还凑热闹的在一旁陪着看看李珞手里的文件,想要瞅瞅他出丑社死的模样。
谁知道聊着聊着,还真给他聊出了点真东西出来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