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考官王士伦离开了那阅卷官的书案,一路返回自己的房廨,心中难以平静,脑海中不断回想方才那篇时文片段。

        印证生死,光照忠奸,即为雅言,也为刀剑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不谢托孤寄命之勇,不弃生死天伦大义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蹈临社稷兴盛,扶庇正道沧桑,孤身可负风雨,敢效断头刑天……

        王士伦思绪翻涌,那位考生的只字片语,似乎都一种奇异之力,击中他的心底,让他想起许多跌宕往事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文弱儒法的书经举子,从圣贤义理出发,词章清正,纵横捭阖,却透出睥睨尘俗的豪气,着实有些罕见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士伦心中默念那张誊卷的编号:乙亥九十七号。

        方才他在那位阅卷官面前,不动声色,丝毫没表现出对那张誊卷的看重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不仅是不想因自己的态度,影响到那位阅卷官的判断力。

        更因为阅卷程序是春闱会试的关键环节,也是最凶险的环节,这礼部阅卷大堂熙熙攘攘两百余人,谁知道其中有多少眼线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