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安也凭借此战,名垂青史,成为名盖天下的东晋权臣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东晋孝武帝对谢安十分忌惮,但因其功盖天下,对他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    从秋菊诗宴中流传出来的这首诗,作诗之人将北静王水溶比作谢安,说他有助天子平定边患之能。

        表面好像是恭维奉承之意,如果深究其意,就有些诛心之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北静王可比谢安,那岂不是有权倾天下,辖制君王之能!

        如果说这一切只能算推测附会。

        偏偏北静王又说了那句自得之言: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,未有不另垂青目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乎是自己打了自己嘴巴,恰恰成了诗中不敬之心的注脚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句话哪里是夸耀诗宴盛景,与这首诗相互映衬,分明是自诩名望天下,云集景从,才具安石。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;http://www.tangmachine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