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边,正在站岗的韩凌视线聚焦,盯着人群中的某个男人,断断续续已经盯了快十分钟,对方的表情反应和对命案的关注度,在他看来有着不小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电影里有句台词:百分之八十一的凶手会在杀人后重返犯罪现场,以享受作品带来的快感。

        合理吗?不合理,这是为了戏剧效果设计的台词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实情况中,只有部分凶手可能返回现场,比如自恋型人格和控制型人格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还有另一部分凶手同样会返回现场,这部分人群就比较正常了,原因是心理应激或者好奇心驱使。

        作案后,凶手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,导致思维出现短暂的混乱,试图确认现场情况,逃避内心恐惧。

        什么样的凶手敢回来?陌生人可能性更高。

        前世,韩凌在办完事后就经常返回现场,他属于【不合理】人群,最初的时候是好奇心驱使,后来是有自信能掌控结果。

        能让他返回的情况,动手对象都是陌生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是熟人,他跑的比谁都快,原因之一来自于心理学的情感压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勒杀?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