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沛跟随关羽大半年,对这个团体的认同感越来越强。这个团体的核心和领袖关羽,对百姓和蔼,对朝廷和官府其实谈不上多仇视,而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蔑视。
杨沛年纪轻轻,刚为郡吏,三观还没有彻底定型,久受熏陶,不知不觉中已变了很多。
关羽道:“刘君或认为天子仍有改过自新的可能吧。除此之外,对于太平道的处理,也有分歧。”
杨沛结合关羽一向以来亲近黎民百姓的行为,揣测道:“莫非刘君想通过剿灭太平道立功受赏?”
关羽道:“正是。这也是刘君对朝廷仍未死心的表现之一。”
杨沛道:“确实分歧较大。然而刘君既然没有拂袖而去,说明还是有携手机会。”
关羽道:“或者孔渠能去帮我敲敲边鼓?”
杨沛道:“沛必全力以赴。刘君部属皆壮士,尤其是张益德,勇武可为公之下第一。若能得其相助,大事可成。”
关羽道:“孔渠也不必太有压力。我对刘君有信心,或许他现在想不通,但最终肯定会与我联手。”
说完刘备之事,关羽又问杨沛:“所俘近五百郡兵,有多少愿意投降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