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倒是和杨赐、刘陶等人想到一块去儿。但天下事哪有这么容易?
太平道自有其社会基础在。除了跟朝政昏暗、兼并日重、百姓贫困、瘟疫横生、百姓需要一个精神寄托有关系,还跟社会上黄老祭祀流行有关。
本朝明帝时,对黄老(黄帝、老子)的祭祀就在楚地流行。楚王刘英好黄老,明帝下诏慰勉。
桓帝“好神仙事”,对老子礼拜尤勤,在“宫中立黄老之祠”,“事黄老道,悉毁诸房祠”。
安帝、顺帝时张陵创立的正一明威之道(天师道),与今时张角创立的太平道都是脱胎自黄老道。
为什么朝廷及许多郡守县令对太平道没敌意?原因很明白了,皇帝就信奉跟太平道一脉相承的黄老道,太平道又有导人向善、教化百姓的功劳,太平道的经书《太平经》(又名《太平清领书》)明明白白写着:
人们要为善,为善“乃上有益于天,下有益于地,……,助帝王养人民,令不犯恶……”。
这样的善道,为何要禁绝?
在天子刘宏以及很多官员看来,杨赐、刘陶这样的儒生,攻击黄老之道,实在是狭隘得很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;http://www.tangmachine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