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着,张虞浏览奏疏,却见诸葛亮在奏疏中汇报了荆州度田、索民的成效。相比扬州爆发的豪强、兵长叛乱,荆州在诸葛亮的政治手段下,除了荆南长沙郡爆发骚乱外,余者诸郡安然无事,唯有几名县令被度田不实而被问罪。
荆州在诸葛亮的度田下,较之前户籍多出十三、四万人口。算上从山中迁出,而被编户齐民的二万家山夷,荆州此番多出近三十万人口。度田的话,大概清算出二十余万顷。
疏中文章上千字,不单有索民、度田之事,另外关键之事便是希望在南郡设立漕运使,并验算运输成本,提议将上游巴蜀赋税运抵江陵,由江陵运达南阳,与荆州赋税一并运输,走武关道至长安。
而因江陵水利通达,为了维护扬、汉二水漕运,诸葛亮提议安排三千漕兵,保护财赋重地,负责每年的赋税转运。
张虞合上奏疏,问道:“伯侯以为孔明见解何如?”
杜畿沉吟良久,说道:“南郡西引巴蜀,南达交岭,北通汉夏,东输江淮,乃大江上下之重镇。孔明欲以南郡为南土中枢之地,畿以为可行。然若以南郡为枢,时聚南土租赋,若有不轨之人,岂不有危?”
“卿所言不无道理!”
张虞微思少许,说道:“不如令南郡直属于朝廷,以便朝廷远治。”
“直属于朝廷?”
杜畿诧异说道:“那南郡岂不与京兆、河东、河内相同,皆为京畿之地。但南郡离京畿千里之外,岂能与京畿之地相当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