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问题出在数据处理的位置。”林溪指着屏幕解释,“现有模型依赖云端算力,传感器收集到的图像、雷达数据要传到云端分析,再反馈指令,中间有延迟。如果把处理模块放在边缘侧,算力又不够支撑复杂的识别算法。”
周教授没说话,俯身盯着屏幕,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,调出了模型的底层架构。他看得很仔细,眉头时而皱起,时而舒展,林溪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。李默端来三杯热茶,悄悄放在桌上,没敢打扰。
过了足足半个小时,周教授直起身,推了推眼镜,突然笑了:“你的思路很对,只是少了个‘桥梁’。”
林溪一愣:“桥梁?”
“边缘计算模块。”周教授打开自己的帆布包,拿出一个巴掌大的黑色芯片,“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边缘侧处理器,能把云端的部分算力下沉,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,再把关键信息上传云端更新模型。你试试把它嵌入算法架构里。”
林溪眼睛瞬间亮了。她立刻接过芯片,连接到测试设备上,手指在键盘上飞快跳动。代码一行行滚动,屏幕上的机器人开始重新运行。这一次,当障碍物突然出现时,机器人几乎没有停顿,立刻做出了避让动作。
“成功了!”林溪激动地叫出声,可下一秒,屏幕突然弹出错误提示——模块与现有算法的兼容性出了问题。
“别急。”周教授走过来,指着代码中的一处逻辑错误,“这里的接口协议不对,边缘模块需要实时调用传感器数据,你用的还是云端的传输协议,肯定会冲突。”
林溪立刻修改代码,周教授在一旁不时提点几句。李默搬来一张椅子坐在旁边,默默看着两人,桌上的热茶凉了又换,换了又凉。中午的时候,他订了三份外卖,林溪和周教授只顾着改代码,直到饭菜凉透都没动几口。
夜幕降临,办公室里只剩下三个人的呼吸声和键盘敲击声。窗外的城市亮起万家灯火,李默看着林溪专注的侧脸,她的头发乱了,贴在额头上,嘴角的水泡又破了,却浑然不觉。他悄悄拿出药膏,挤在棉签上,等林溪停下喝水的间隙,轻轻递了过去。
“擦擦吧。”李默的声音很轻,“别感染了。”
林溪接过棉签,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,突然鼻子一酸。这三天,李默几乎没合眼,白天要处理公司的杂事,应对商家的质疑,晚上还要守在技术部,给她和周教授准备夜宵、咖啡。他从不说累,可她知道,他比谁都辛苦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