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此,一个时代结束。

        除了夫子这位圣人外,还有两位亚圣,分别是荀子与孟子,两人的学说也是教化天下人,但却没有同夫子一般,可以有教无类,同样教化万生万灵。

        赵倜这时听李孟的通明学问,心中惊讶,这位做此学说,万民皆可学,莫不是想要学亚圣圣人吗?甚或有成圣之心?

        不过他转念一想,其实这也不算什么,自圣人亚圣之后,许多大儒名士都做过此种想法,都想立学成圣,进文庙被天下读书人,天下所有人景仰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其实却没有一个成功,虽然不少成了贤者,最后也得以进文庙陪侍,可终究不是成圣。

        也有最后贻笑大方的,其中有一个叫做“董子”的,就妄想成圣,叫天下人都信仰自己的学说,但是被人找出其学说的漏洞,有私利在内,并不端正公平,又发现他私德有亏,最后落至人人喊打的地步,只好躲进深山,最后不知所踪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赵倜感觉李孟的通明学还是不错的,至少事事都能设身处地交换他人角度去思考,这一点就超过了以往很多想要成圣却并没有成圣的大儒学问理念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孟一共讲了两堂课,上午一堂,下午一堂,其间没有给学子解惑,解惑要留在最后一日。

        赵倜觉得并没有错,也正是李孟的聪明之处,讲一堂两堂,连基本的核心学说都没有彻底完毕,这个时候就解惑是不智的,你连完整的学说都没听完,所提的问题很可能是片面的,而且回答问题也无法从要害之处解答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日很快过去,下午的讲学结束,前方学政陪着李孟先离开了书堂,后方州学其他官员才跟着鱼贯而出。

        学子们这时也逐渐离开,莫寻看着旁边的赵倜笑道:“赵兄日日皆早至州学,今天为何晚上那么多?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