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队由远及近。高从诲大叫一声,旋风般地第一个冲了出去。
马队中的人没有反抗,因为他们知道反抗也没有用,他们已经猜出领头的响马是谁了。
这已是高从诲第十五次实施习惯性抢劫了。这是他的一个特殊爱好。
但是谁能想到,这个在烈日下当“响马”的人,居然会是堂堂的一国之君-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的文献王!
高从诲有当“响马”找乐子的癖好。有这种另类癖好的皇帝,在中国历史上绝难找出第二个。尽管先前14次抢劫之后,在各国的责难下,高从诲已经把抢到的东西原物奉还,并且还向各国赔了礼道了歉,但这次他仍旧没能经受住这种习惯性的诱惑。冒着酷暑,做完这第十五次“买卖”后,他兴高采烈地“班师”回朝。
高从诲最令人啼笑皆非的,就是他的“响马”嗜好了。他专门以掠夺途经本国辖区的各国使节为乐,《五代史》记载:“从诲常邀留其使者,掠取其物。”而一旦他国致书询问或是发兵征讨,他又会忙不迭地将原物奉还,脸上毫无愧疚之色,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。南方俗语管这种人叫“赖子”,于是周边诸国都管他叫“高赖子”。因为这样的事经常发生,别的国家也就见怪不怪了。更雷人的是,周边国家不管谁称帝,他都“所向称臣,盖利其赐予”。
这还真不是个一般人。
贵为一国之君的高从诲,为何有这种让人难以理解的当“响马”的嗜好?估计有以下两方面原因:一是帝王骨子里都有征服的欲望。荆南国小力寡,不能与他国抗衡,高从诲的欲望自然得不到满足,于是就出来客串一下“响马”,威风凛凛地抢劫一番聊以慰藉,也算过过王者之风的瘾。二是内心的一种发泄。高从诲在夹缝中生存,总是夹着尾巴做人,心中不免压抑,实在憋屈不过了,便通过抢劫的形式以作发泄。
跟其父相比,高从诲的无赖程度更甚,“花样”也更多。除了劫掠南方各国的贡物外,高从诲还向周边强国称臣,以便讨要封赏。在高从诲在位的20年时间里,荆南不仅向中原王朝称藩,而且还对南汉、闽、南吴、后蜀、南唐等僭号称帝的政权大表忠心,甚至一度还给占据过中原的辽国“叫爸爸”,没有半点儿节操。各国都觉得高从诲实在太贱了,便送给他们一个“无赖”或“赖子”的绰号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;http://www.tangmachine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