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知远道:“昔日安重诲施政激反天下,明宗李嗣源外加抚慰,赦免乱军之罪以赏报怨,大得人心。今反军诛杀两位皇子,其罪不小,若陛下能忍丧子之恨赦免魏州将士,既是缓兵之计,又可扰乱反兵军心。”
石敬瑭大喜:“知远所言正合朕意,即刻降旨赦免魏州、潞州、洛阳三镇叛乱士卒,抚慰范延光、杨光远等人。”
冯道奏曰:“陛下,以为臣之见,当重赏杨光远方能平乱。”
石敬瑭大惊:“杨光远害死皇子,朕已赦免其罪,岂可再行重赏?”
冯道道:“杨光远见利忘义,见风使舵,反复无常之小人,陛下若是重赏,杨光远必杀范延光取悦陛下。”石敬瑭遂按冯道之策加封杨光远。
石敬瑭降旨杨光远为四面行营督招讨,内外诸军兵马元帅,授上将军印,令密使送往光远军中,杨光远在营中得此封赏心中大喜。再看晋主密信,信曰:
“杨爱卿见信如临君面,自归顺大晋以来杨将军屡立战功,朕视卿如肱股之臣。朕知爱卿降叛军乃出无奈,朕摒弃前嫌,委卿以重任。勤王之师将至汜水,望卿见机行事,勿负朕心。钦此。”
杨光远看了石敬瑭密信,对儿子杨承勋说:“老夫权衡左右实在为难,石、范两家不知倾向哪边?”
杨承勋道:“父帅,范延光虽借民愤起兵谋反,但石敬瑭北合契丹,麾下猛将如云,又揽四海志士,即使当前困境,日后必能扭转危机。”
“嗯。”杨光远道:“不过我害死皇子石重义,石敬瑭日后必定加害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