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要反击,”她通过意识网络向何雨柱发送信息,“让他们看。我们需要知道他们的实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何雨柱的回应很快到达,带着铀蓬网络特有的沉稳:“同意。已经调整地球防御系统至被动模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格外漫长。收割者的扫描持续不断,像是在仔细研究铀蓬网络的每一个细节。小满能感觉到网络中的能量流动模式在微妙变化,铀蓬似乎在主动展示某些信息,同时隐藏更深层的秘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他们在学习我们的技术,”沃森总工程师皱着眉头,“扫描的精确度在提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小满突然有了一个想法。她通过意识连接向铀蓬网络提问:“我们能否反向扫描他们?”

        回应不是语言,而是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参数直接涌入她的意识。铀蓬网络不仅同意了她的建议,还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方案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启动主动扫描,”她下令,“但仅限于技术分析,不要暴露我们的全部能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扫描结果令人震惊。收割者的飞船使用的技术既陌生又熟悉,核心能量签名与铀蓬网络有微妙的相似之处,但更加冰冷、机械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像是铀蓬技术的另一种发展路径,”何雨柱分析道,“更加注重控制和效率,缺少共生理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就在这时,网络传来一阵强烈的波动。收割者停止了扫描,开始向内太阳系加速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他们来了,”小满深吸一口气,“预计七十六天后到达火星轨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的日子,整个太阳系都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。在地球上,何雨柱协调各国政府,利用铀蓬网络整合全球防御力量。令人惊讶的是,铀蓬网络展现出了惊人的外交能力,它能够理解不同文化的思维模式,找到共同点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