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麟趾又问:“那杨生,这个海底隧道,怎么个投资法?”
杨文东则道:“按照海外一些国家的案例,就是由私人企业投资建造,然后获得一定年限的收费权,或者周边的一些物业,再之后就返还给政府;
政府这边则是可以节省自己的资金,普通人则是需要缴费过路,不过比起走原本的道路,必然可以省时间或者省钱,可以说是一举三得了。”
前世内地邀请海内外资本建高速公路,也是这个套路,就是跟着西方国家学的。
资本家投资获得几十年收费权然后还给政府,三方共赢。
戴麟趾想了想,问:“杨生,我这边与香港市民,的确没问题,但你这边,有把握能够回本吗?”
杨文东笑说道:“这种事情如果有把握,那怡和太古恐怕早就开挖这条隧道了,以香港的车流量,其实肯定是回不了本的,所以我的要求就是海底隧道两边周围的地皮,要给一些给我;
这样我可以修建一些汽车配套设施,或者休息设施等等,靠着这些,也能让我回本一些。”
其实以未来香港经济的发展速度,一个隧道本身也能轻松回本,只是这个时代谁也想不到68年之后,香港的经济会如同火箭一样起飞,特别是如今,还有着杨文东这个bug的存在,那未来经济必然会发展更快。
而他人都不知道,只有自己知道,那更要利用这个机会获得更高收益了,在收费这一块不能定太高,不然港府与香港300多万人都会有意见,那就只能靠着基建获得一些周边地皮再开展一下相关业务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