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行的确有风险管控,但银号就差远了,本质上来说,银号就是一个借贷公司,类似前世互联网上的P2P,而香港政府,本身也在执行“自由市场”政策,根本不管事。

        61年的时候廖创兴银行挤兑,让港府稍微限制了下银行,但一两年过去就又不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地产市场大爆发的时候,银行也想进来分一杯羹,那自然借款是越多越好,甚至很多地产公司为了加大杠杆,还增加利息,更是让很多银号甚至银行主动冒险,就为了多赚点钱

        没有管控的资本,是无法想象的,他们就敢为了暴利,而做着掉脑袋的事情,更何况他们跟很多地产公司一样,也是对香港地产市场有着足够信心的.

        郑志杰点头说道:“是的,就是去年,很多银行也想跟我们合作,提出的条件是非常让人动心的;要不是杨生您下令收缩,我是真的可能与他们合作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最后的疯狂,都是如此。”杨文东点点头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郑志杰接着说道:“还有就是港府去年年底颁布的银行新条例,也限制了银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港府逐步收紧对银行的限制,也是应该的。”杨文东又道:“这样,你这段时间,就盯着明德银号,但不要干涉,看看这件事会怎么发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其实,区区800万港元,如果杨文东此刻站出来,那是可以轻松拯救明德银号的,但如果说这样就能改变历史,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明德银号的挤兑,只是香港银行业危机的导火索,并非本质,现如今房产价格下跌,很多银行、银号放出去的资金回收都会有问题,今天他救了明德,那明天也可能有其他银号或银行出事.他也不可能救下所有人,也没义务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