熏制技法的完善和熏菜的大量涌现要等到明清以后。

        宋时的熏制工艺多用于制作脯腊,即将初加工好的生料,用调味料腌渍入味,再经熏料烟熏而成,主要目的是为脱水保存,其次才是赋予食材风味。

        吴铭所采用的先卤后熏的熟熏法正好相反,纯粹为了赋予食材风味,别说周大郎没见过,换作任何一个同行来都要大吃一惊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拿起一串香熏鸡心递给对方:“八文一串,你尝了要是觉得不好,给你退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大郎将信将疑地接过,略有些肉痛地数出八个铜板扔钱箱里,八文只三个鸡心,真黑!

        走去和专做卤味的秦三哥、马大娘打堆。

        店家声称这鸡心用烟熏过,周大郎是决计不信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先颜色就不对,烟熏的食材分明应该干燥无光,呈深褐色或乌木色;而这串鸡心油亮棕红,色泽诱人,跟店家所售的其他卤菜几无二致。

        再凑近一嗅,果然,能闻到醇厚的咸鲜酱香,与熏肉纯粹的柴香和肉脂的干香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对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