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这样一个情况,找个替死鬼把锅背起来,是最好的处理办法,到时候还可以将事情设计为嫌犯在追捕的过程当中被杀,这样一来就更加的死无对证了,真正的嫌犯若是再回来犯案也不怕,他们可以找各种角度说不是一个人,还可以将事情说是模仿作案,那个嫌犯就此就不回来了那就更好了。
杨涛想的很好,既然大德昌的孙文恒可以说是第一嫌疑人,那么即便没有从大德昌在易京的店铺当中搜寻到什么可疑的东西,那他这个总捕头也可以无中生有,反正事情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,至于口供那就更简单了,大德昌那些伙计,掌柜哪个都不像是硬骨头,那些手段都不用给他们上,他们一个个就老老实实的签字画押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就在杨涛的计划一切顺利进行的时候,突然不知道刑部那边发什么疯,原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,一下变得非常严厉,更是要求务必要把真凶抓到,对于刑部这样的态度突然变化,杨涛也是大感意外。
他们这一次破案是跟刑部联合在一起的,这也就意味着双方是一根绳上的蚂蚱,他们易京府衙要是破不了案,刑部那边也要跟着吃瓜落,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最开始的时候刑部的态度比较暧昧。
对于刑部这样的态度变化,杨涛也是非常意外,同时他也是有些忌惮不敢在使自己那套手段,毕竟万一这要是真被查出来,那可是重罪,他不光要脱这身G皮更是可能郎当入狱。
为此他也是通过一些关系了解一些情况,在喝了好几顿酒之后,杨涛也是知道了事情的原委。
原来是吏部尚书古三思在内阁会议上向刑部尚书柳宁发难,要求刑部要严肃处理这起杀人案,绝不能屈打成招草草结案务必將真凶抓到。
面对来自古三思的压力,身为刑部尚书的柳宁也是有些扛不住的,所以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将压力向下传导,这样一来层层加码,也就是造就了刑部的一反常态。
得到这个消息杨涛也是大为光火,他不知道这位古尚书是怎么想的,为什么就抓着这件事情不放,这些大人物一拍屁股,一拍脑袋就是一个想法,可怜他们这些下面办事的···········
虽然很生气,很无奈,但是杨涛知道这改变不了什么,毕竟古三思是什么人物,那可是吏部尚书,更是未来内阁首辅的有力候选,就连刑部尚书柳宁都得罪不起,他这个易京府衙的总捕头,虽然在别人面前看似人五人六的,但是这样的大人物面前屁都不是一个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